不过,鬼子这一套,在美军和苏军哪里却不太好使。为啥?因为二战时美军和后期的苏军,把波波沙冲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,都装备到了班组,也就是基本每个班都有装备。
你鬼子每个小队的确有两挺歪把子机枪,火力凶猛。可是,你突进敌军阵地的侧翼,相当于和人“短兵相接”了。这个距离上,冲锋枪和机枪的杀伤是差不多的。
果军缺乏冲锋枪(主要是子弹打不起),可美苏军队冲锋枪多啊。所以,鬼子的侧翼突击队,若是突入敌军侧翼,若是面对缺乏冲锋枪的果军还好,占据优势,击溃对手。面对每个班组都有冲锋枪的美苏军队,就没优势了,甚至是劣势。毕竟,冲锋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比机枪轻便好使。
另外,顺便提一句,鬼子军中冲锋枪装备率很低。为啥?和果军一样,子弹打不起……
没错,鬼子国内矿产资源贫乏,金属产能很有限,制造子弹是需要大量金属的。所以,冲锋枪这种极为浪费子弹的武器,不是没技术,而是子弹消耗不起。
但是,如果把鬼子的战术,以及对付战壕很有效的掷弹筒拿去一战时期,绝对能够大杀四方。因为,一战时期冲锋枪刚出现呢,没有大规模列装。这种掷弹筒搭配歪把子机枪的火力,绝对是无敌的。
巧的很,果军的装备水平,差不多就是一战级别的。面对代差一般的火力和战术,自然不敌。不是鬼子多凶猛,而是他们的战术和火力,恰好压制了果军。只有兔军,不和鬼子刚正面,受到的损失才小一些。但在反扫荡过程中,若是正面对上,也讨不了好。
……
也就是说,马林“发明”的改良版“一窝蜂”,代替了机枪的作用。但是,若是对方竖起大盾,就需要类似“掷弹筒”这样的猛火力武器,打开局面了。
但是,就目前而言,马林没这技术能力啊。鬼子的专门用于掷弹筒的小香瓜手蕾,根本造不出来。主要是引信问题,没有现代化学能力的马林,不但缺乏大威力的装药,也没有不需要明火的引信。
现在北海国的所谓手留弹,基本就是个带细长引信的土榨弹。这玩意,若是扔出去,不巧扔进水塘里的话,引信会直接被水熄灭。扔进沙堆里,也容易被沙子遮盖住火苗,导致熄灭……各种缺陷……
……
马林左思右想,觉得搞掷弹筒不现实。但是,手蕾倒是可以发展一下。
虽然手蕾的打击距离只有十米,远不如掷弹筒的两三百米。但是,要看年代的啊!
这个年代,军队武器还以冷兵器为主。虽然莫斯科军队也有火枪火炮,但肯定全部布置到正面去。侧面嘛,能有弓弩就不错了。
所以,只要有合适的手蕾,完全可以靠近到十米的距离内,然后扔手蕾攻击……
就算对面侧翼有大盾兵掩护,面对手蕾,盾牌是无力的。即使北海国使用黑火药这种很low的装药,炸不死几个人。但是,让几步内的敌军失去战斗力是毫无问题的。
等到刀盾兵失去战斗力,其他兵种失去防护。然后,再点燃“一窝蜂”,以机枪的火力密度进行打击,肯定能奏效……
然后,问题来了——手蕾怎么造?
马林直接想到了边区造……
当年的边区造的手留弹(河蟹),那叫一个一言难尽啊。但是,也够吓人的,也能废掉敌人的战斗力……
而边区造手蕾的技术吧,就和马林这个年代一样,都是铁匠捶打出来的,技术含量很低。那铁壳子,一般铁匠都能造得出。
不过,和边区造相比,北海国是有优势的。主要是,北海国拥有优质的钢材!边区造没有钢铁厂,几乎都是用土炉子冶炼出来的劣质生铁,质量很差。想要造武器,居然要去拆铁轨。不然,钢铁质量不达标。
而北海国钢铁厂连合金钢都搞出来了,虽然和边区兵工厂一样,都缺乏现代机器。可是,钢铁质量上,却是北海国胜出。
所以,同样仿造24手留弹,北海国的兵工厂,还是有优势的。而且,德意志人模仿德国佬的24手留弹,没毛病……
不过,因为缺乏化学技术,马林也搞不出拉发点火的装置。因此,他只能选择引信点火了。
具体的,就是把细长的引信藏在中空的木柄里。为了防潮,木柄底端用油纸蒙上。使用时,戳破油纸,把火绳伸进去点燃引信。然后,扔出去……
严格说起来,这种手留弹,和边区造不相上下。边区造是钢铁质量差,而北海国手留弹,则是点火方式极为落后,连边区造都能搞出拉发装置呢……